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钟蕾蕾)11月21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天才妈妈”非遗传承与创新2025年度培训赋能活动。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宋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宋莉表示,组织此次赋能培训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球妇女峰会精神的一次务实行动。她充分肯定“天才妈妈”公益项目在助力女性发展、推动非遗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效,鼓励“天才妈妈”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在非遗传承中做好领头雁;把握时代机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做好建设者;拓宽发展视野,在全球交流合作中做好连接者。同时,她要求妇基会进一步做好项目管理,创新跨界融合,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推动“指尖技艺”向 “指尖经济”有效转化,让更多“妇”字号非遗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王晓峰在致辞中强调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加强交流合作,持续关注并支持“天才妈妈”项目,共同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与市场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活动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葵主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南静以及来自贵州、广西等地的妇联代表、非遗合作伙伴,全国 40余位“天才妈妈”非遗带头人参加活动。

开班仪式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首批推进与贵州省“锦绣计划”、四川省“川工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巧娘”三个省域优秀非遗品牌共建合作。探索从单个工坊赋能到跨区域品牌联动、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新模式,为非遗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班仪式上,来自广东的潮绣代表谢秀华、山东的工笔牡丹画代表张雪云分享了她们参与全球妇女峰会“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的经历与感悟,苏绣代表周海云向妇基会捐赠本次在峰会配套展览展出的作品“格桑花开”。广西藤编传承人黄连将生动讲述了“天才妈妈”项目落地老挝,助力当地妇女发展的故事,展现了非遗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和妇女赋能载体的独特价值与国际影响力。
本次培训活动主题为“以‘市’赋能・非遗破圈”,接下来三天,将突出数智赋能,采用“参访研学+精准培训+资源对接”三维模式,组织学员参访中国工艺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等,围绕AI赋能、色彩科学、IP运营、新媒体传播等课题开展系统学习,全方位提升非遗带头人的综合素养与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