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温州市鹿城区,有一家特别的烘焙坊——壹星酿。这里的烘焙香气里,藏着一群特殊青年的成长故事、凝聚着一位父亲的坚持与希望。
这家店的创始人胡温中,是一位双胞胎孤独症孩子的父亲。2001年,他的两个儿子出生,几年后被确诊为孤独症。当孩子们初中毕业后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时,胡温中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他们融入社会、独立生活。
2019年6月,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下,胡温中创办了“壹星酿”——取“一心一意为星星的孩子酿造希望”之意。从最初一家门店起步,如今已发展为拥有9个基地、9家门店的融合就业平台,累计支持25位18岁以上的孤独症青年实现就业。

壹星酿烘焙坊中贴满顾客暖心祝福的留言板 周雨涵/摄
在壹星酿,没有“特殊照顾”,只有专业评估与适配岗位。每位青年入职前需接受3至6个月的系统培训,并根据其能力特点分配工作:动手能力强的制作咖啡、烘焙饼干;注重细节的负责包装;性格外向的担任服务员;卫生意识较弱的孩子则从事保洁等岗位。目前,门店共有26名普通员工与孤独症青年共同协作,形成“残健融合”的工作生态。
“我们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标准。”胡温中强调。店内多款饼干已通过SC认证,可进入商超和线上渠道销售。即便是孤独症青年参与制作的产品,也严格把控品质,“不合格的产品就淘汰,绝不因身份降低标准”。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持,让壹星酿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政府采购、单位工会采购占比达10%-15%,更有市民专程坐公交数公里前来支持。
胡温中的大儿子也在店里负责蛋挞皮的制作。“工作不仅给了他们收入,更给了他们身份认同和社交机会。”他说,“当客人点赞‘这杯咖啡真棒’,他们的自信就一点点建立起来。”
壹星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益项目,而是一家以商业思维运营的社会企业。胡温中坦言,创业初期连年亏损,全靠他经营净水器生意补贴支撑。“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正是这份“不得不做”的信念,让他坚持至今。
如今,壹星酿已成立SC认证加工厂,开发出50个就业岗位。同时,依托温州市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开展乐队、篮球队、心理辅导等活动,打造孤独症群体的支持网络。门店还定期举办“星光音乐会”“公益生日会”等融合活动,邀请企业、学校参与。孤独症青年登台自我介绍、提供DIY服务,在互动中锻炼社交能力,也让公众真正看见他们的可能性。
“即使以后父母不在了,孩子也能好好的、有尊严的活着” 谈及初心,胡温中说:“我们最大的愿望,不是孩子赚多少钱,而是当我们老了、走了,他们还能有尊严地活下去。”为此,他已个人投入近600万元,目标是将壹星酿打造成一家真正盈利、可持续传承的食品企业——一个能一代代接纳孤独症青年的“避风港”。
在这里,一块饼干不只是点心,更是一份工作的证明;一杯咖啡不只是饮品,更是一座通往社会的桥梁。壹星酿的故事告诉我们:融合不是怜悯,而是给予机会;就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未来,胡温中希望更多企业加入支持行列,在平等前提下优先采购融合产品。“我们不需要特殊对待,只需要一个公平的机会。”他说,“因为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光明网记者 周雨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