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王友双:传承“最原始的记忆”
首页 > 公益频道> 社会活动 > 正文
[责编:杨帆]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王友双:传承“最原始的记忆”

[责编:杨帆]来源:光明网2025-09-23 19:02

24小时热图
  • 赤峰红山上的树叶,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王友双:传承“最原始的记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传承人王友双

  西兰卡普,承载土家族千年情感的织锦技艺,曾是待嫁少女的珍贵嫁妆。

  在鄂西峻岭与清江之畔,古老的土家织锦技艺“西兰卡普”正焕发新生。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恩施西兰卡普梦想工坊的骨干传承人,王友双用一双巧手,将土家族千年文化密码织入斑斓锦绣,也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带动乡村女性就业增收的“幸福经纬”。

  “岩雀鸟一出现,土家人民就要开始劳作了。”王友双轻抚织锦上的吉祥鸟纹样,道出了西兰卡普“以图载道”的文化真谛。这种被誉为“土家文化活化石”的织锦技艺,将民族的集体记忆织入经纬——白首舞的欢腾、插秧劳作的场景,皆化作斑斓图案跃然布上。

  她随身携带的四十八钩织法手包尤为特别:“钩纹从中心向外延伸,像小家聚成大家庭,这是我们土家人团结的象征。”每一种纹样都是一页无字的史书,记录着土家族从远古走来的文明足迹。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王友双:传承“最原始的记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传承人王友双

  身着精美土司王妃传统服饰的王友双介绍,一套完整装束需提前数月筹备,从纹样设计、织布到成衣,每一环节都严格遵循古法。门襟、披肩上的图案皆源自土家族历史符号,仅头饰便需手工编织上万次。

  这种对传统的坚守,正是以田若兰为代表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用半生守护最原始记忆”精神的延续。在王友双看来,每一件作品都是与祖先的对话,都是文化血脉的延续。

  谈及“天才妈妈”公益项目,王友双感慨“能量场很大”。项目通过技能培训、工坊建设、市场对接等举措,为农村女性搭建了非遗传承与家庭增收的双赢平台。

  “让我们这些宝妈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坚持做热爱的事,把土家文化传下去。”王友双道出了众多乡村女性的心声。如今,在“天才妈妈”项目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土家妇女通过传承织锦技艺,实现了“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美好愿景。

  从深山织机到公益舞台,当非遗传承遇上公益赋能,传统文化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力量。(钟蕾蕾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