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杨树桢:带领妈妈们“家门口就业”
首页 > 公益频道> 社会活动 > 正文
[责编:杨帆]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杨树桢:带领妈妈们“家门口就业”

[责编:杨帆]来源:光明网2025-09-23 19:02

24小时热图
  • 赤峰红山上的树叶,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杨树桢:带领妈妈们“家门口就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杨树桢

  苗绣,被称为“写在衣服上的史书”。苗族人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文字,先祖们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与追寻,化作绣片上繁复华丽的纹样,由母亲传给女儿,传说与信仰,由此代代相承。每个支系的苗衣都有自己独特的制衣技艺和风格,乃至于今日的苗家人看见盛装,仍能分辨穿着者来自何方。

  2006年,苗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的雷山、剑河、花溪等地苗绣名列其中。最近三十年里,苗绣正从苗族人自用的生活物件,演变为流向全球各地的商品。

  出生于贵州雷山贫困苗寨的杨树桢,是家里“多读了几年书”的孩子。为分担家计,13岁的她无奈辍学。成家后,如同许多乡村女性一样,她曾在“外出打工”与“留守育儿”间艰难权衡。最终,她选择回归家庭,并将目光投向了自幼熟悉的苗绣。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杨树桢:带领妈妈们“家门口就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杨树桢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项目的全方位支持——从技艺培训、工坊升级到资金支持、理念更新等方面——让她彻底打开了眼界。她的“树桢工作室”逐步发展为“天才妈妈”贵州雷山苗绣梦想工坊,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工坊的壮大,为当地许多像她一样的女性带来了希望。如今,她长期合作的绣娘有十多人,忙时临时招募可达二三十人,其中多是需要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外出的“母亲”和60多岁的老人。“时间自由灵活,能离孩子近一点儿,是她们最大的诉求。”杨树桢说,苗绣为这些乡村女性提供了一个“家门口就业”的温暖选择。

  一次登上“约会天才妈妈”公益时装秀的经历,让杨树桢深受触动。“看到模特身上只以少量苗绣点缀,效果却如此惊艳!”她豁然开朗:传统非遗要走向未来,必须大胆创新。她开始将苗绣元素巧妙融入耳环、胸针等时尚配饰,尝试与知名品牌合作,以“画龙点睛”的现代设计,让古老技艺焕发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时尚活力

钟蕾蕾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