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许玲:让世界看见中国非遗之美
首页 > 公益频道> 要闻 > 正文
[责编:杨帆]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许玲:让世界看见中国非遗之美

[责编:杨帆]来源:光明网2025-09-23 19:02

24小时热图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香港:彩灯迎双节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许玲:让世界看见中国非遗之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传承人许玲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在伞里长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第七代传承人、“天才妈妈”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梦想工坊带头人许玲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如今,她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门祖传手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通过大胆创新与公益赋能,她让这项千年技艺焕发新生,从川南小镇走向世界舞台,也为当地乡村妇女撑起了一片致富的晴空。

  油纸伞几乎贯穿了许玲的整个童年记忆。“记忆中,父亲坐在一个比我高的桌子旁边,湿纸敷伞。”尽管自幼耳濡目染,但初中毕业后,她选择离开分水镇,前往城市求学工作,一度以为与油纸伞的缘分就此终结。

  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这一切。“我陪着爸爸做伞的时候,他突然说觉得这份手艺断在他这里很可惜,希望能由我来传承。”父亲的话深深触动了许玲。经过深思,她于2019年毅然返乡,创办许家老伞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启了非遗传承的新征程。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但也得与时俱进。”许玲清醒地认识到,故步自封只会让非遗技艺逐渐萎缩。她带着伞匠们从“技术员”变身“研究员”,在传承98道纯手工工序的基础上,独创熬油技艺,首创4层油纸、浸染工艺等,使油纸伞更精美时尚。

  与此同时,她敏锐抓住“国风潮”机遇,积极拥抱电商直播,让油纸伞随着汉服文化成功“出圈”。“这几年汉服成为新的时尚,油纸伞也跟着成功‘出圈’。”许玲说。如今,许家油纸伞年销量近2万把,70%来自线上订单,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她力量人物海报 | 非遗传承人许玲:让世界看见中国非遗之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传承人许玲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为非遗技艺提供了宝贵的宣传窗口和“走出去”的机会。在项目的支持下,许玲带领工坊姐妹大胆创新,推出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剑伞”等新品。“结合现代的思想进行创新,我们的产品才能更好地走下去。”许玲道出了创新背后的动力。

  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最终惠及的是参与其中的乡村妇女。工坊里的马阿姨便是生动例证。曾经,她家有两个孩子上学,家境困难。加入油纸伞梦想工坊后,凭借精湛手艺,她的收入显著提升,“一个季度下来能有2万8千多(元)”。这份稳定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生活。

  “女儿读大学都出来了,儿子还在读高中,现在一家人慢慢变好了。”许玲欣慰地分享着伙伴的改变。油纸伞,这把曾经遮风挡雨的伞,如今真正为乡村妇女撑起了一片致富的晴空。

  从父辈手中的传统技艺,到如今年销两万把的文创产品,许玲用创新与坚守证明: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正如她所说:“我们将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非遗,让泸州分水油纸伞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钟蕾蕾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