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益海嘉里蔚县植树造林10周年”研讨会在蔚县益海小学举办。益海嘉里集团党委副书记、资深总监涂长明,与近200名常年坚守的植树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十年植绿征程的点点滴滴,共商未来护绿发展的宏伟蓝图。
“刚开始大家都没什么经验,第一年树苗成活率还不到30%;而且翠屏山的土壤格外坚硬,单是挖树坑就耗尽气力,全靠咬牙坚持。”全程参与十余年植树的志愿者张丽,在分享中回忆起初到蔚县翠屏山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十年来,益海嘉里两大植树基地累计种下油松、杏树、沙棘等苗木16万余棵,成功让5000多亩荒坡披上“绿装”,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
在坚守植绿护绿的同时,十余年间,益海嘉里金龙鱼还积极投身蔚县产业帮扶等多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产业帮扶+公益慈善”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蔚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成为杂粮作物的优质产区,蔚县小米更是久负盛名。然而,受限于产量偏低、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狭窄等瓶颈,当地小米产业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农户增收困难。
依托集团完善的市场渠道与强大的品牌优势,益海嘉里金龙鱼创新打造“订单种植、全链整合、品牌赋能、盈利反哺”的产业模式。截至2024年底,蔚县工厂已累计加工谷子2.9万吨、杂粮1.3万吨,实现利润1390多万元。前端通过订单种植实现溢价收购,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后端则将小米加工厂的全部利润反哺当地,专项用于乡村振兴事业,形成“产业兴农、利润惠农”的良性循环。
从荒漠到绿洲的生态蜕变,从单向扶贫到多元赋能的发展升级,这份“植绿又植富”的宝贵经验,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助力更多乡村,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找到专属的振兴密码。(周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