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湖州师范学院“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湖州市小梅村、理想城、健康城等多个行政村及社区,开启了为期18天的暑期公益课堂“春泥计划”,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课程体验,让教育的温暖在邻里间传递。
38名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理学等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结合社区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特色精品课程,尤其注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素养,为青少年健康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心音共振,向阳生长”心理健康课程上,通过开展互动活动和情景体验,培养孩子们认识自我、人际关系、情绪调适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绘制脸谱、制作团扇等非遗体验项目,让儿童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渊源、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在“绘两山青绿,塑生态童心”主题活动上,孩子们发挥创意,在创作中感悟绿水青山的生态魅力与金山银山的发展价值;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让小朋友们在体育锻炼中感受青春的活力。
实践队员在给小学段儿童上心理课
实践队员和小朋友们展示手工作品
朱秋鹏是湖州师范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是本次实践团的负责人之一。虽然在校期间有过多次模拟教学的经历,但在社区课堂里,他才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意义。“第一次给孩子们上体育课,我准备了一整套太极拳,结果发现他们跟不上。后来调整了方法,用分解动作的方式引导,效果好多了。”朱秋鹏说,此次暑期实践,他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热烈的掌声、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他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它不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心灵的唤醒与生命的对话。
实践队员正在教小朋友们打太极拳
据“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指导老师褚靖雯介绍,湖州师范学院开展“春泥计划”已有18年,从最初的单一课业辅导,到如今涵盖文化、艺术、科普等多领域的综合课程,一代代志愿者们用接力的方式守护着社区里的“小苗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让孩子们在课堂里收获,让社区真正成为有温度、有活力的大家庭。”(刘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