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重要份额,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和东西部地区互联互通的战略要地。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乡村生态与文旅和合共生,旨在实现乡村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共存与互利共赢,强调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正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崭新引擎。当前,长江经济带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跃升的关键阶段,长江经济带丰富多样的乡村生态资源,为文旅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乡村生态与文旅产业和合共生模式,不仅能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这种融合模式为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它促使乡村地区焕发出新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与文旅融合,必将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乡村生态与文旅和合共生是一种将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共同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深度挖掘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深层价值,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个维度的同步改善。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首先,高度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确保旅游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其次,强调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最后,促进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升级,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乡村生态与文旅融合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确保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模式,作为挖掘乡村潜力、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不仅是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铸就长江经济带核心竞争力。第一,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催生新型业态。新型旅游产品需求的增长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林业、体育等产业相结合,催生生态农业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型业态。第二,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上游旅游资源开发、中游旅游产品设计、下游旅游市场营销等环节协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第三,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上游地区可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中游地区可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工业基础发展工业旅游和商务旅游,下游地区可利用发达的经济和旅游资源发展高端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以构建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促进乡村资源优化配置,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培育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能力。第一,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促进长江经济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整合。依托长江经济带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乡村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激发旅游产业的创新潜力。第二,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推动长江经济带市场需求与创新的有效对接。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游客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深度融合,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可促进旅游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第三,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推动长江经济带技术融合与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持续发展,可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可提升旅游产品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生态监测与旅游规划技术的跨领域融合技术,可推动生态与文旅和谐共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长江文化的传承创新,塑造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在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景点、推广绿色旅游理念过程中,不仅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还可引导游客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促进长江经济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设计历史遗迹探访、民俗风情体验等富有特色的文旅路线和产品,可带动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而借助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长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可进一步促进长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第三,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和合共生,可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深入挖掘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产业向绿色、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生态与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不仅能有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速深化乡村产业融合,激发长江经济带和合共生新动能。推动乡村生态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长江沿线旅游资源历史功能相似,文旅产品开发趋同,缺少地域性文化特色,落地应用生产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文旅产业。第一,挖掘传统文化潜力,深度开发有创意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通过智能化的旅行规划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挖掘与创新使用长江经济带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民间工艺等诸多传统文化,将乡村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长江生态亲水游”“长江文化遗产游”等主题旅游线路。第二,实施营销组合战略,带动产业链发展。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线下(旅游代理、景区入口等)与线上(社交媒体、自助旅游平台等)营销渠道,通过讲述长江故事、介绍地方文化和生态保护成果,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认同。第三,融合绿色创新技术,引领乡村文旅产业绿色发展。引导文旅企业积极研发和引进绿色技术,将可持续交通建设、清洁能源开发、排污监测、水循环利用、智能预警等技术嵌入乡村文旅产业中,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向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深入推动乡村资源整合,打造长江经济带和合共生新业态。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深度整合,强化文旅资源对生态保护的支撑作用,是驱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策略。当前,由于行政区划壁垒存在以及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缺失,长江沿线各省区市在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各自为政,未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与协同推进。第一,构建长江文化展示及交流平台。通过构建长江文化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乡村文化交流活动、展览等,不仅可促进上中下游文化的了解和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形成结构完整、链条清晰的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为绿色文旅线路的开发和整合提供文化基础。第二,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旅资源要素的互补。深入挖掘史前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和遗迹以及传统农业景观的潜在旅游价值,以“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思路为引领,推出“生态+文化”的综合旅游线路,如三峡大坝、三星堆遗址、“红飘带”数字文化体验馆、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德镇御窑厂等。第三,因地制宜施行渐进式整合措施。三峡、黄山、庐山、西湖等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的地区,可举办地方文化浓郁的庆典和活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并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生态、文旅之间已形成良好互动机制的地区,可借助文旅产业的推动力,深度开发各种乡村生态产品,以实现生态文化的宣传和传承。
筑牢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引领长江经济带和合共生新纪元。以乡村企业、居民和游客为参与主体,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经济繁荣、文化传承与生态和谐的良性互动,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当前,长江流域部分旅游景区面临商家和当地居民文化认同感薄弱、短视利益导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匮乏及游客环保意识欠缺等共性问题。第一,引导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掌握科学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经营理念。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全面践行生态优先原则,在文旅产品设计、实施与运营中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例如,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用环保材料、推广具有地方特色且环保的产品,降低生态足迹,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品牌认同度。第二,鼓励旅游景区原住民围绕生态文化开展多元化活动。围绕乡村生态文化开展生态文化节、志愿服务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保护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同时,鼓励居民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发展生计,向游客推介和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第三,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意识教育和文化认知教育。通过设置生态工作坊、自然体验营等生态教育环节,制作和分发生态知识和文化背景介绍等宣传册、信息手册,以及设计展览、解说牌、文化表演等形式,培养游客对当地生态的敬畏之心和文化认可,构建游客、居民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绿色发展生态链。
全面强化乡村制度保障,构建长江经济带和合共生新生态。全面强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当前,一些文旅项目因为用地性质难以改变、环保标准提高等原因难以落地,环境规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江流域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第一,创造良好共生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与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监管制度,不仅应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还应加强对乡村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第二,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为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在融合发展中的行动与规划保持一致,不仅应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还应通过区域合作平台、共享信息资源、联合开展宣传推广等方式,构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第三,创新激励与补偿机制。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融资市场、探索生态银行建设等方面出发,推动市场化、多元化乡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发展。同时,应按照“生态优先,奖惩分明”原则,建立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乡村生态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作者:苏芳,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级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曹娣,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韩雨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