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比头发丝还细的棉纱线,无锡造!
6月2日至4日,记者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无锡这个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历史上是中国著名的米码头、丝码头。
在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车间,记者只见细纱机飞速运转间,一字排开的纱锭抽出一根根约莫只有发丝三分之一细的纱线,自动络筒机快速卷丝……
“过去生产过程中偶尔断线,需要人工按照路线逐个检查,费力又耗时;现在通过智能纺纱车间平台,几十万个传感器使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线网络,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生产线上每个纱锭的情况都可以被检测到。”说到今昔变化,车间主任邱丽嘴角上扬,微笑中透着自信。
企业展厅里,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赟边介绍边感慨:“全面推进数智转型以来,生产效率提升15%,运行成本降低11%。我们还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进程,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从现场级、产线级、集团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升市场反应速度、科学决策与精准施策。”
从成立初期的“万人大厂”到如今的智能车间,无锡一棉纺织集团这座百年老厂,正感受数智转型带来的年轻和活力,用一根纱、一匹布串起辉煌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
提起柴油机、发动机,很多人脑海里便会浮现满地油污的车间和满身油渍的工人。可当记者走进位于无锡惠山区的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锡柴工厂惠山基地,偌大的厂房内干净整洁、凉爽宜人。一辆辆AGV小车在连廊上奔走,串连起各生产环节,翻转忙碌的一个个组装机器人和一座座桁架机械手,让人挪不开眼,因为每105秒,一台重卡柴油机或天然气发动机就能下线。
为何被称为“超级工厂”?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党委书记董亚洲,连用三个“超级”来解释企业发展的“新质”密码——“超级绿色”“超级智能”“超级精益”。
董亚洲介绍,智能化改造后,整个生产车间“超级绿色”:“我们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节能的装备、最有效的手段,保证单位功率能耗行业最低。相比改造前,‘超级工厂’每年可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颗粒物5吨、氮氧化物47吨、挥发性有机物102吨、碳排放6187吨。”
看到记者们对工厂里的科技范和现代感啧啧称赞,董亚洲抿着嘴说到:“我们原来靠人的经验、人的智慧在管控、指挥,现在完全靠系统在指挥。系统会将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收集、分析,然后进行决策、指挥。”
“超级工厂的生产线总效率按行业最高标准不低于90%设计,做到生产更自动、物料不落地、质量达欧标。最先进的技术、最节能的装备、最有效的手段,在这里迸发出最强大能量。”带着采访团一行边走边看,董亚洲娓娓道来。
既有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更有未来产业的加紧培育。据介绍,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是无锡市深化未来产业发展的“五大主赛道”;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元宇宙、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等是无锡市拓展未来产业空间的“X”个新方向。
在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所所长刘向丽看来,“5+X”特色发展体系既把握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未来趋势,也立足于无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体现了“把握未来”与“因地制宜”的生动结合。
在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题展厅和智能化生产车间,记者深深感受到了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作为。这家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工程化研发、专业化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业化和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高端智能化制造一流工厂,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传统产业的未来化跃升,到未来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无锡市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厚植一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希尧、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