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网南宁5月21日电(周敏)沃柑投产面积46万亩,产量150万吨,占全国沃柑产量的五分之一;不断健全乡土人才成长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用土货集市、民俗文化等“乡味”推动农文旅融合……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把发展沃柑特色产业、培育乡土人才和农文旅融合紧密结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沃柑串起百亿元产业链 谱写乡村振兴“产业曲”
今年初,广西南宁11个“小砂糖橘”的东北研学之旅,引发一场甜蜜的南北“双向奔赴”,广西“老友”给东北“老铁”回礼砂糖橘和沃柑,其中,8大车共139吨沃柑全部来自武鸣区。
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成就了武鸣沃柑。
据了解,武鸣区自2012年开始规模种植沃柑,目前沃柑种植投产面积超46万亩,产量超150万吨,带动分选、包装、物流、电商等产业,串起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武鸣区入选中国、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沃柑产区和经销集散地。
资料图片: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果农采摘沃柑。(受访者供图)
“我通过开展销售业务,把好吃的武鸣沃柑推介回了东北老家。”广西丰元佰里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金玲是黑龙江人,通过朋友介绍,十年前就举家迁到武鸣定居,目前她所在的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批量销售武鸣沃柑鲜果。
资料图片: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果农采摘沃柑。(受访者供图)
为了促进武鸣沃柑的加工和销售,武鸣区共建有166家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初加工厂,建设水果分选线246条,年加工处理沃柑能力达100多万吨;建有冷库363座,总库容超20万立方米。
武鸣沃柑不仅深受国内市场的青睐,还受到国外市场欢迎。武鸣有26家果园或水果加工企业具备外贸出口资质,建有出口沃柑基地约1万亩,2023年沃柑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地8.5万吨。
厚植乡土人才成长 谱写乡村振兴“人才曲”
近年来,武鸣区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武鸣区通过为乡土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先后推选组织能力较强、影响力较高的乡土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让这些人才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一线工作中施展才干。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乡土人才创业、领办合作社,牵头兴办种养殖、加工厂等项目,助力形成“用一个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链式效应,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苏兴才和他养殖的墨羊。(新华网 周敏 摄)
武鸣区政协常委、广西武鸣绿世界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兴才是武鸣区陆斡镇桥东村那黄屯人,2015年返乡创业,投资建立富硒黑山羊养殖基地,推动山羊种羊繁育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自动化。2023年,种羊基地存栏山羊6800多只,实现销售额3500万元,带动城区50户农户发展山羊养殖,苏兴才成为村里创业致富带头人。
墨羊母羊及出生仅两小时的小羊羔。(新华网 周敏 摄)
据了解,武鸣区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乡土人才选拔工作,从协会骨干、种养能手、乡村工匠、经营能人等人员中优选出乡土人才。目前,武鸣区已累计选拔乡土人才6批198人次,乡土人才储备得到进一步充实,助推建强一批地方特色富农品牌。
“乡味”留客 谱写乡村振兴“融合曲”
南宁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位于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里的农房建筑科技博物馆参观学习。(新华网 周敏摄)
近期,位于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的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里绿树繁茂、花草芬芳,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楼依湖而建,农耕体验园里,瓜果挂满枝头。
景区集农事体验、科普研学、乡村体育、康体养生、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田园乡居等业态于一体,目前已建成农房建筑科技博物馆、新农房建筑博览园、那园农庄和那乡里民宿。
位于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大门口土货集市。(受访者提供)
在景区大门口“那乡游礼”的土货集市上,附近村民售卖自家产的特色农产品,生态土猪肉、鸭嘴鱼、土鸡和鸡蛋、沃柑、蘑菇、野菜等充满“乡味”的农产品颇受欢迎。
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村民用泉水养殖的鸭嘴鱼是土货集市上的明星产品。(新华网 周敏 摄)
在武鸣区甘圩镇那添水库旁的纳天茶园,茶园负责人介绍,茶园种植有“桂绿一号”茶树、金花茶等。每逢节假日,会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茶乐趣。
从欣赏自然风光到品尝原生态土特产,从赶土货大集到采茶品茗,武鸣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推动农旅融合。2022年至2023年,武鸣区两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武鸣区将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三农’工作,大力推动武鸣沃柑等特色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武鸣区区长尹玉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