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你讲述一群西藏边检人过年不回家的故事
首页> 公益频道> 慈善家 > 正文

为你讲述一群西藏边检人过年不回家的故事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2022-01-26 19: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西藏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广大移民警察传承发扬爱国守边精神,践行保卫祖国边境安全、服务边境人民群众的宗旨,确保边境安全、边防巩固。今年新春走基层,人民网记者来到了日喀则市聂拉木边检站。这个春节,移民警察们依然坚守国门,无法回家团聚。

  坚守国门,严防疫情输入。邹兴国摄

  移民警察沿着口岸两翼进行日常巡逻。邹兴国摄

  老警察的坚守:“要让祖国和人民放心”

  今年是李振华在樟木的第16个年头。偶尔翻出年轻时的照片,他会摸着后移的发际线调侃自己:“老喽——”

  虽然年月在增长,但他守在这里的初心从未变过。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头上一片天、脚下一块地、心中一团火。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18个县区,让樟木镇受到重创。震后5天,樟木镇6000余人紧急大撤离,搬到了位于日喀则市的樟木新村。

  群众可以撤离,但李振华他们不能。等到一切恢复平静后,曾经繁华的边境小镇变成“空城”,这是谁也没有想象过的。李振华意识到要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与孤单和寂寞对抗。

  为打发寂静漫长的时间,工作之余,培养写字、画画、乐器等一些爱好,就成了李振华和战友们最大的慰藉。“也挺好,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

  李振华在练习书法。 人民网 李海霞摄

  面对春节不能回家这个话题,他轻松地说:“都是为了工作,应该的。”据同事描述,16年间,他回家过年只有四五次。

  这些年,李振华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他始终将这份职业带来的自豪感放在第一位。“虽然离家万里,但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律心要求自己。”

  他时常劝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人:“不是人人都能在这里当国门卫士,我们要让祖国和人民放心。”

  警嫂的坚持:“遥望国门,他在那里,心就安了”

  从拉萨到樟木,路上一刻不停也得12个小时。期间还要翻越几座雪山,极有可能遇上大雪封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对于警嫂扎西拉姆来说,等待着孩子和老公格桑罗布短暂团聚,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玉珍是他们的孩子,长到10岁,和爸爸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以前经常幻想爸爸会回来一直陪我,现在已经不指望了,没用。想爸爸的时候,就抱着他的衣服闻一闻熟悉的味道。”玉珍要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

  格桑罗布一家三口团聚。人民网 李海霞摄

  听到女儿的这些话,眼前这个汉子忍不住哭了起来。对于家庭,他始终心怀愧疚。唯有加倍努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找到慰藉。

  采访时,记者偶遇樟木新村村民桑布。今年冬天他以护林员的身份回到老家,承担起了森林防火的重任。说起聂拉木边检站的移民警察,他一个劲儿地竖大拇指,说:“好样的!”

  原来地震前,他们还生活在樟木镇。妻子怀孕时突发状况,急需送往最近的医院接受治疗。但当时最近的医院在尼泊尔方向,需要办理通关手续。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格桑罗布二话不说为他们办理。“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真的非常感谢格桑罗布警察救了我们的命。”

  知道丈夫工作不易,扎西拉姆予以最大的理解,一个人坚持扛下了家庭重担。她说:“我们女人想小家多一些,但大丈夫要为国做贡献,我能做的就是支持,让他在前方坚守。遥望国门,他在那里,我的心也就安了。”

  年轻夫妻的坚定:“把‘小家’安在国门下”

  今年是“90后”姑娘范紫秋来到聂拉木边检站的第一年,她要在这里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她在西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和他一起过年。”说着,范紫秋望向身边胖胖憨憨的老公刘哲,满眼笑意。

  工作中,这对小夫妻并肩携手。 人民网 李海霞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吉隆边检站,他来交流学习时,我们就认识了。”那一次相识很快让两个人确定了恋人关系,并且走进婚姻。

  虽在同一个系统工作,但还是要面临两地分居。为此她向上级打报告,申请调动。总站得知后,在暖心惠警政策下,通过体制内的调动程序,让他们圆了夫妻“团圆梦”。

  “没想到我们这样的小事,总站领导非常关心,帮我们积极协调,去年10月我到了这里。”范紫秋说。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同守国门的决心。

  来到新岗位上,范紫秋比以前更努力了,每天学习充电。“我工作的地方就是一线,所以,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守好国门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生活中他们把家安在了国门下,携手向前。工作上,他们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工作经验丰富一些的刘哲是范紫秋的老师。“遇到不懂的,就会向他请教。”范紫秋说。

  于刘哲而言,小家庭的建立让他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当下疫情防控压力大,为保障好口岸货运单向通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他每天都要和同事到一线去巡护检查。

  虽然已经好几年春节没有回家,但今年他觉得更珍贵。“谢谢紫秋让我在这里有了一个小家,心更踏实了。”刘哲说。

  移民警察严格检查通关车辆。邹兴国摄

  聂拉木边检站移民警察为货车司机送新年礼物。李东洪摄

  临近春节,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而在祖国边疆的这座小镇,却无比冷清。这里没有热闹的集市,也没有万家团圆的温馨,但是,这群移民警察用坚守之姿,为这座“空城”注满了温暖和安心。

[ 责编:钟蕾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