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生活环境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以前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如今,社区已经变身为集住宅、商业、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体社区。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社区更美,我们心里更踏实了。”日前,古城区西安街道福慧社区扎实推进第二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居民王阿姨看着社区的“蝶变”,竖起大拇指为社区和立行社工的工作人员的付出点赞。
据了解,福慧社区位于古城区主城区西安街道,有15个居民小组,居民户约2340户,常住人口6800余人,流动人口11806人,是一个典型的以城中村为主体的城市社区。
近年来,福慧社区携手立行社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多元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各项城中村现代治理工作,创新应用互动建互信、挖掘新骨干、为骨干赋能、确定协商议题、动员各方参与、推动问题解决“六步法”,最大化发挥党员作用,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搭建议事平台,学习议事方法,建立议事制度,深度聚焦社区治理痛点难点,建立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创了城中村文明创建工作崭新局面。
筑牢信任根基,发挥纽带作用
“规范有效的基层治理,一定要直面基层治理短板,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人口密度高、社会治理复杂是福慧社区所面临的短板和弱项,特别是原住民和外来人员的加剧分化,也为管理、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等带来了一定难度。”回忆起刚开始开展治理工作时的情景,立行社工负责人张敏如是说。
共建共治、融合发展关键还是在人。为促进福慧社区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交流与融合,社区、社工抓住居民的健康需求、节庆意愿、社区人群来设计开展活动,特别邀请外地人、本地人共同参与,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连心”互动,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了新福慧人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了居民融入感、幸福感。
立行社工累计整合10多家医疗服务资源,为居民开展贴心义诊服务活动;利用母亲节等节庆,为居民提供免费剪发、眼睛检查、测血压、按摩等服务,并为10多户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立行社工还联合社会爱心单位为特殊家庭送粽子、送月饼、送祝福等,不断传递社区和社会的关心和温暖。截至目前,累计与居民互动2000多人次,极大便利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逐步增进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及社工的了解和信任。
疫情期间,立行社工与志愿者强效助力疫情防控,社会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立行社工的认识和信任。本着“我们都是‘福慧人’”的主人翁意识,在2022年7月疫情期间,立行社工带领居民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涉及入户、核酸检测、资料录入等多种服务,从白天到半夜,从不理解到配合,队伍平均服务共计16天,累计时长达500多个小时,受益人次70000多人次,在社区内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文化氛围。
培养智囊骨干,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充分发挥民主作用,立行社工利用外展招募和主动交流的方式更新社区骨干志愿者队伍。
社区在开展公益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社区志愿者招募和乡贤智囊团的招募,有100多位居民主动咨询和报名,踊跃度明显提升。社区与立行社工组织共同确定了把有想法、有经历、有意识、有能力、有资源作为骨干应具备的“五有”标准,最终确定了25位(其中党员11名)居民为乡贤智囊团成员。他们在社区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且愿意为社区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为社区治理贡献出自己力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骨干的社区治理能力,强化新骨干社区服务意识,立行社工同社区针对社区骨干展开了以“社区居民骨干作用发挥”与“议事厅咱家的意识平台”等主题培训会,讲解了如何在社区层面,自上而下引领、自下而上动员居民群众,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性;明确乡贤智囊团的组织架构、核心目标,运营机制。在古城区政协、古城区民政局、西安街道的支持下完善了议事会议开展流程,以多数裁决原则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福慧社区议事厅议事制度”、“福慧社区议事协商会议事规则”等。新骨干在一次次协商与实践中,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和自信度不断提高,治理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推进协商议事,提升治理质效
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激发不同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促进基层治理跟上城市发展速度、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立行社工多次走访动员,将古城区政协、丽江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居民骨干、企业、利益相关方等不同力量群体纳入基层社区治理力量,实现基层社区治理从依靠政府到寻求多元主体的互动合作,凝聚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实现社区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推动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针对曾经社区居民认为不可能解决和难以解决的大型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丢弃的问题。社区和乡贤议事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解决,一是要教育居民不要乱扔大型生活垃圾,二是督促环卫公司及时清运。在社区的主导下,立行社工、丽江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代表、乡贤智囊团成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了福慧社区大型生活垃圾议事协商会,最终确定每月10日、20日、30日为大型生活垃圾处理日,环卫公司将组织运输车辆定时清运,同时成立了福慧社区清洁志愿服务队,队伍成员共同向社区居民宣传大型生活垃圾处理的详细要求,提醒居民共同遵守,为社区环境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仅如此,社区还开展了“福慧村村规民约”议事会,乡贤智囊团和志愿者骨干围绕村规民约的内容,指出了村规民约中存在的一些需要完善、细化的地方,为提升城中村治理水平,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助力。
在立行社工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居民对目前大型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感到很满意,解决了社区多年来的环境治理问题;在志愿服务队成员的多次叮嘱与教导下,居民也逐渐养成了定期堆放大型生活垃圾的习惯。
“共建共治,融合发展是我们城中村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核心,我们希望在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过程中,居民群众珍惜治理成果,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讲文明、树新风,形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局面,从而形成城中村治理现代化的福慧经验。”立行社工负责人张敏表示。
下步,加强党建引领,在领导和专家老师的指导下,立行社工将进一步发挥专业社会组织作用,动员组织各方社会资源和力量,不断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治理“福慧样板”,为古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福慧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