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上峪乡坚持以“人才引领发展”为目标,创新设立“乡村运营官”,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村民就业等问题,着力培育一批“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乡村振兴领军人物,建设一批各具运营特色的示范村,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上峪样板”夯实基础。
突出培训培养,构建科学育才体系
一是“好办法”引人。出台创新人才“回归”政策,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功夫,聘请大中专毕业生任村级专职信息员,将退休老干部、退役军人和工商企业主等人才,纳入各村“说事评议会”“五老协调队”,充分调动和发挥本土乡村人才优势,吸引留住农村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力量。二是“硬标准”选人。成立专业工作队,全面摸底各行政村自然、文化等资源优势,因村制宜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中专毕业生等人才资源库中选配“乡村运营官”。三是“好机制”育人。依托鹤壁新农邦学院手机 APP 按需“线上学”,采取集中培训、考察观摩等形式“线下带”,邀请文旅融合、特色农业等“专家教”,建立涉农乡镇分管负责同志、第一书记与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二帮一”机制,提高乡村运营官发展经济的能力。目前,已举办集中培训班1期,80 余名乡村运营人才参加,对通过培训和考试的80名学员,统一颁发《乡村运营官结业证书》。
强化担责尽责,构建管理激励体系
一是网格管理促“合”力。按照乡、村、组三级模式,科学划分乡村运营网格,结合“乡村运营官”自身特长、工作性质,相应划分“乡、村、组”网格长、网格员,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区域,使结对帮扶更加细致周到,动态掌控更加直观具体,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形成了覆盖全面、规模合理、分工明确的乡村运营工作新格局。明确责任压“动”力。二是分级对“乡村运营官”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等进行了明确,每月印发“乡村运营官”工作提醒单,对规定动作、重点工作、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提醒督促,充分发挥“乡村运营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评比表彰激“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出台“乡村运营官”常态化管理办法,设立“乡村运营官”专项基金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行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年终评选出“运营模范”进行表彰,并将工作效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激励他们更好地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去。
激发发展潜能,构建作用发挥体系
一是发展文旅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乡村运营官”大力发展农文旅特色旅游,相继建成了以上峪乡桑园、南山、白龙庙、老望岩为中心的“桑园小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乡17个涉贫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二是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乡村运营官”积极创办企业、合作社和产业基地,并带动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目前,“乡村运营官”已经发展鹿场养鹿产业、老望岩羊肚菌产业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合作社)10余家,带动就业100余人。三是拓宽销售渠道帮助群众致富。引导“乡村运营官”利用荒山、山沟、狭长地带等闲置土地,积极发展“沟域经济”,种植绿豆、黄豆、高钙小米等农特产品,争做农村致富带头人。同时,通过参与电商直播等方式,帮助群众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6名“乡村运营官”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累计帮助群众销售各类农特产品达到五千元。(付雪峰 杨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