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移民:这方水土养那方人
首页> 公益频道> 要闻 > 正文

生态移民:这方水土养那方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7-18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生态观察】

  作者:庄电一(光明日报原高级记者)

  2020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这是他此次宁夏考察的第一站。

生态移民:这方水土养那方人

宁夏红寺堡区中川村的村民在采摘草红花。新华社发

  红寺堡,这个长期无人涉足、在30多年前尚无人烟的荒原,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23万名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区的移民到这里开辟新家园,也就此彻底改变了命运。

  移民,特别是生态移民,在宁夏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个了不起的壮举——大规模的移民不仅具有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生态效益。

  综观全球,自然资源“分配不均”极为普遍,而“厚此薄彼”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这在宁夏的表现尤其明显,一南一北构成强烈的反差:宁夏的北部,虽然降雨稀少,但因得黄河水灌溉之利而稻香鱼肥,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的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且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导致生态恶化、贫困加剧,曾有二三百万人不能解决温饱,因而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有人无奈地感叹。为了让这里的百姓摆脱贫困,党和政府倾注了全力,也作出了很多探索。

  能否让这方水土养那方人,搬出那方人以养那方水土?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宁夏生态移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生态移民工程也很快付诸实施: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投资100亿元,陆续将生活在南部山区极度贫困地区的35万人搬迁出来,集中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和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地方,让百姓靠特色种养、劳务输出、商贸经营、道路运输摆脱贫困。

  通过移民搬迁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并非始自2011年这次生态移民,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就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上了一点岁数的宁夏人都对“吊庄”这个词耳熟能详。所谓“吊庄”,是将一个贫困村庄整体搬迁、安排到一个适宜发展的地方的形象化说法,也是宁夏创造的一种扶贫方式。“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这些都是在宁夏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也是宁夏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扶贫工程。早在2011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之前,宁夏就已经移出80多万人,其中易地移民超过66万,就地“旱改水”近18万人。红寺堡自1998年起已开发出70多万亩耕地,安排移民20多万人,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红寺堡移民开发的成功经验,更坚定了宁夏人民脱贫的信心。

  移民,是重新配置资源、协调各类要素、综合发掘潜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壮举。虽然长期以来宁夏在移民搬迁中有这么大、这么多的“动作”,但到二十一世纪初,仍有几十万贫困群众生活在生态失衡、环境恶劣、出行困难、信息闭塞、务工不便的山区,既难以摆脱贫困,也难以有所作为。于是,这才有了2011年起开始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

  与以往的“吊庄”式移民不同,新一轮生态移民将移民扶贫与生态恢复合二为一,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整合资源为保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移民,是“将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如此一来,宁夏北部银川平原具有引黄灌溉条件的市县都根据各自的能力接收山区移民,就是已有20万移民的红寺堡区也接收了3万名新移民。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宁夏35万新移民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建档立卡户也做到了“两不愁”“三保障”。

  不仅如此,生态移民还使一度恶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逆转。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实现整体搬迁后,原有住宅被拆除,所有土地全部上交,经统一规划后恢复植被。据悉,这次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可以退出山区300万亩广种薄收的耕地,在这些土地种上草、栽上树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山区水土流失的状况,进而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移民人口较多的隆德县,林草覆盖率逐年提高,如今已经超过85%;47公里长的渝河不再断流,发源于六盘山的七条小溪流也不再是季节河;以往难得一见的野鸡、豹子、豹猫和多种鸟类纷纷“慕名而来”,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在生态环境改善更为明显的彭阳县,每年春夏,桃花、杏花、刺槐花、柠条花漫山遍野地开放,在此期间举办的山花节吸引了大批远道而来的赏花人,生态旅游成为时下流行的新产业。

  既养活了人,又养肥了水土——这就是宁夏生态移民的特色。它不仅让几十万群众摆脱了贫困,而且极大地缓解了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地区的生态压力,可谓“一把钥匙打开了两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正是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宁夏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也为宁夏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8日 05版)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加载更多